。
报导指洛阳农业农村不晓得芫荽子干用途。
形状 织物处置衣服、被子等。
【异名】芫荽、胡荽(《唐本草》),芫葵(《别录》),水应(《药性论》),甜菜棵、曲菜(《岭南采药录》),敬菜(《江西民间草药》),香菜(《中药志》),香荽、胡菜(《广州植物志》),侧耳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本品为伞形花科植物鱼腥草,折耳根,矮脚根,狼把草和蕺菜(又名腋芽蕺)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花开时挖取全草,除去杂质,用水浸泡,闷润后捞出,润透,切段,晒干。
如遇阴雨天,可烘干。
【摘录】《中国药典》 (1)图注:鱼腥草(清《鱼腥草100克左右鱼腥草50克左右、狼把草100克左右,蕺菜50克左右)(2)原植物描述:本品为三白草科蕺菜、蕺叶飘儿菜和飘儿儿菜的全草。
多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
根茎红褐色。
基生叶很长,有长柄。
茎生叶互生,有细锯齿,茎顶端疏生白色柔毛。
夏秋开花,轮伞花序,花冠白色或蓝紫色,花冠基部楔形,雄蕊4,两枚与花柱等长,两枚不与花柱等长,两枚比花柱稍短。
瘦果菱形,花柱宿存。
花期6月。
采制冬季茎叶茂盛时,挖取,除去杂质,捆成小把,置沸水中焯至变色,捞出,阴干。
别名三白草、大叶臭草、大叶三白草、臭蕺、臭菜、皱叶臭菜、猫儿衣,臭痒草、巴山熏,别名臭姜、臭腥草、百子路、猫儿青、狗母耳、臭梧桐、香玖树。
常绿草本,高约1m。
根长圆锥形,向下弯曲。
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长3~4cm,宽1.5~3cm;主脉3条;叶柄及叶背面有细刺毛。
伞形花序顶生;花最多;萼片3,花瓣3而不相等,甚短小;雄蕊4;雌蕊2个。
蒴果卵形。
种子扁卵形。
花期10月。
生长于溪边、路旁、荫湿草丛、山坡等处。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植物形态】带再生能力的具2~3回羽状复叶的鹅绒毛草本而很少为乔木或灌木,稀为小乔木,主供药用的有鱼腥草、臭腥草、折耳根、蕺菜、皱叶臭菜、藜科植物艾蒿、蒿属植物的地上部分),草本的有佛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