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作文一:下面是一篇写梅花的文章,请翻译成相应的白话文:耿庚言少年好学。
父亲问他把自己比作谁?耿庚言就说:“我要像太阳下的霜草,遇到旱灾严重时,我只拱下自己的头,用水分让干旱的地方得到滋润,确保仁人义士的威信。
”父亲赞叹他的志向远大,对他说:“你做到了吗?”耿庚言回答:“我已经做到了!”于是父亲就把它写了下来。
点评:这个问题的考查点是“喻辞”,有的同学开始没有掌握,可教师应注意通过句子的“喻证”,找到其中的“内涵”。
可是,这个同学没有认真地翻译句子,而是把它直接译成“梅花草在严重旱灾时会将头顶在土中以便吸附水分”的意思。
考生只急着去找“喻证”,没有联系上文,译文就显得言之无物,枯燥无味了。
点评:要慎重翻译。
尤其是文言短语“我要像太阳下的霜草”、“会拱下自己的头”、“已做到”、“只拱下自己的头”、“确保仁人义士的威信”等的翻译,要根据上下文去推敲。
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咬文嚼字,对现成的、常用的文言文词句进行随意的翻译,一以贯之地将句意改来改去,使译文贻笑大方;有的考生利用短语去推断出句中的语词,试图将其译出,即使能够译出,也不能原封不动地照译,而应该做减法。
文中的“例”是很好的翻译例子,不妨借鉴于自己的翻译实践。
点评:对其文言句子的翻译,本文的做法是正确的。
我们可借助相邻的语句,体会古文中词类活用及“之”的用法与“我”的关系,也可悟出古汉语中虚词作状语的位置,还可根据上下文中的“曰”、“云”、“乃”词语去洞察文言句子中特有的“对话”形式。
在理解文章生词时,除了要认真比较词义外,还必须与外界联想,深挖隐含的意义。
如“了子”不解释,查见《理水》“了,好也,琅琅然也。
”这里“了”是“明白、纯正”之意;又如“遂遂”因为是表选择关系,虚词出现,可能指选择一个,多个答案,也可能指“酒数行,醉矣,因卧”。
点评:本文是文言文中的一篇翻译佳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