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药一般都是入的中药。
药用部位:以干燥根入药。
性味辛、苦,温。
有小毒。
归肺、脾、胃、肺经。
主治温肺化痰、止咳、理气、止喘,治痰多咳嗽,痰中带血,胸满痰多、气喘。
清热化痰:治温病热甚夜热早凉的烦躁不安,肺热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喘咳,阴虚发热。
杀虫:用于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此外又可用于痈肿疮疡、瘰疬痰核等症。
薄的部分可以用来做香油,中医药典及民间验方中的常用成品。
中医中药:早在2000多年以前,人们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就发现紫菀具有良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作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赞其"为治痰要药",称其"去痰为专,故利肺气","清肺金,止嗽肺",并根据其有清泄肺中伏火及温肺散寒的作用,而认为它可"润肠治燥"。
历代本草著作对紫菀的药用均极为重视,如明代李时珍称它为润肺化痰之要药,清代吴仪洛则誉其为"肺经气分药之最",并谓其"宣通上下,利膈化痰,润胸清肺",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紫菀含有苦味及甾醇、钾离子、氨基酸、蛋白质、甜菜碱、亚油酸多种成分,有增强免疫力、降压、抗衰老、祛痰、平喘、抗炎、降血糖、治过敏反应、抑菌、保肝、消炎、抗诱变、增强哪蘑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紫菀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国内外现有紫菀制剂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急性热病发热、降血糖、血脂、减肥等多种用途,其中以中成药深受欢迎,以中成药调节血脂功能来看,紫菀的主要化学成分佛手柑内酯( Xanthone)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此外还联合使用红曲色原单体能降低肥胖大鼠的胆固醇和血液的中甘油三酯的水平,并使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显著减少。
我置在观察文献未测指纹图谱成分。
针对紫菀不便切片的情况,我们进行了指纹图谱 tlc 研究,以期获得文献中未公开的成分,目前结果已出。